考研幫 > 備考 > 心理調(diào)節(jié)

別再說考研熬人,其實是你放大了學習的苦!

  摘要:知乎上有個問題不是很火嗎,“為什么大多數(shù)人寧愿吃生活的苦都不愿吃學習的苦?”,靈魂拷問啊。提起考研也一樣,大家都是吐槽它的“痛苦”。學習久了又累又孤獨,早起真的好苦,不能玩手機也好苦。可是,不光是考研學習,就算是生活或工作,也會遇到很多痛苦和挫折,可是為什么許多人寧愿吃生活的苦而放棄考研,卻不愿吃學習的苦呢?

  ?從善如登,從惡如崩

  生活的苦難可以被疲勞麻痹,被娛樂轉(zhuǎn)移,無論如何只要還生存著,行尸走肉也可以得過且過,最終習以為常,可以稱之為鈍化。

  學習的痛苦在于,你始終要保持敏銳的觸感,保持清醒的認知和豐沛的感情,這不妨叫銳化。

  一經(jīng)對比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為什么古人會說“從善如登,從惡如崩”。

  如果生活是對意外習以為常乃至壓垮駱駝,主動學習就是選擇去一層一層的剝開我的心。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,生活的磨難可以傾訴,偶爾的超越了庸常之后,還能讓人鶴立雞群之感:而學習,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人只會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自己是多么愚蠢。

  ?學習的苦是非重復的

  因為生活的苦是重復性的,而人的適應能力非常強,持續(xù)地經(jīng)歷同樣的苦時間久了,苦的體驗和效應會逐漸減弱,讓人進入習得性無助的狀態(tài)。這種狀態(tài)雖然不是特別舒服,但也不會特別難以忍受。

  學習的苦是非重復性的。學習會一直拉扯你的認知邊界,需要你主動思考,而且學習的內(nèi)容往往是循序漸進的,不如生活的苦那樣重復,所以你無法進入麻木的狀態(tài),而是需要不斷面對新的知識和學習目標。

  一個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歡愉和快感,一個是延遲滿足感的精進過程。毫無疑問,很多人會選擇前者,畢竟這個世界上愿意主動給自己找罪受的人總是少數(shù)。

  ?選擇短期利益

  他們并不是在選擇吃生活的苦還是學習的苦之間選擇了前者,而是在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的博弈中,他們習慣性選擇了短期利益罷了。這也就是很多人雖然懂得很多道理,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。

  比如說你結束了一天的圖書館學習或上課或工作后,按今天給自己立下的flag,今晚應該看一小時英語。但一想到今天自己累了一天,想到學習這件事,腦海中就有兩個小人在說話,

  一個說:今天都這么累了,還是先打會游戲,然后早點睡,明天早起精神好再去學習,不是更好么。另一個說:好呀好呀。然后玩到了預定的睡覺時間,又覺得自己精神很好,而且正在興頭上,于是那兩個小人又開始說話,

  一個說:難得這么開心,玩晚點沒關系啦

  另一個說:對呀對呀。

  等到第二天早上,手機鬧鐘六點響的時候,不等那兩個小人說話,自己主動就把鬧鐘關了繼續(xù)睡,心里想道:媽的,天大地大睡覺最大。

  等到自己又重新回到辦公室或教室,面對這份沒有前途又沒有錢途的工作,或面對辛勤努力的其他同學,又突然覺得這種狀態(tài)很可怕,所以決心今晚回去看一小時英語。

  等到回家或回寢室,想到自己今天累了一天,那兩個小人又開始說話了……

  這就形成一個很有趣的反差,你最渴望改變的時候,其實正是自己忙著經(jīng)歷那種讓自己不爽的工作和生活的時候,但當時自己抽不出時間去改變,只能拖到后面;

  而當終于有了時間可以去學習的時候,又面臨著是要享受眼前觸手可得的短期利益,比如打游戲,刷抖音,還是繼續(xù)努力,去追求那份不知何時才能兌現(xiàn)的長期利益。

  有人習慣性地選擇了短期利益,然后每天如此惡性循環(huán),最后自暴自棄,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有可能改變。終究,也就混成了庸人一個~

  ?未經(jīng)省察的人生,不值得一過。

  這些年來,看過很多同齡人在走他們父母長輩的老路,年輕時總覺得學不學習無關緊要,反正自己體力好得很,混口飯吃沒問題。長此以往,終究是依靠出賣勞力度日,卻從不思考更好的出路在何方。

  茨威格曾在一本書中寫到:她那時還太年輕,不知道命運所贈送的禮物,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。如果對人生能有所思考,他們終將明白,那些為了討生活不得已而吃的苦,往往是當年不吃學習苦的代價。

  我們都不喜歡自討苦吃,如果能通過學習和自我提升避免遇見生活中這些痛苦的經(jīng)歷,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學習呢?

  學習其實并不苦,苦的是早已被生活消磨掉了好奇心和敢于對未來抱有期望的勇氣。

  生活其實并不苦,苦的是那個不知苦也不知如何避免吃苦的人生。

 ?。▽嵙曅【帲簳r達迪)

關于"最后階段,真題的正確打開方式_備考經(jīng)驗_考研幫"15名研友在考研幫APP發(fā)表了觀點

掃我下載考研幫

考研幫地方站更多

你可能會關心:

來考研幫提升效率

× 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