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幫 > 備考 > 備考經驗

暑期備考關鍵期,我為什么學不進去?

  摘要:暑期備考關鍵期來了,但有的同學卻發(fā)現自己學不進去,集中不了注意力,怎么辦呢?別擔心,幫幫來給大家分析分析:

  一、為什么學不進去?

  1.不學習,是因為可怕的線性思維

  這個應該是你靜不下心來學習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  從小到大,我們所做的一切學習活動,都有人幫忙指出前進的方向和所能達到的目的地。

  上小學好好讀書,將來可以考個好一點的初中;初中好好讀書,將來可以考個好一點的高中;高中好好讀書,將來可以考個好一點的大學;只有上了好一點的大學,將來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,才能有一個好對象......

  你看,我們付出的所有努力,都有實打實、可以掌控的結果。

  在大學之前,學生只要努力就行了,至于為什么要努力,大家一點都不關心。

  線性思維帶來的最大負面影響,就是讓人容易產生恐怖化的情緒。

  很多人都會抱怨:

  完了完了,我大學只能去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學校讀書,感覺這輩子就要玩完了;

  完了完了,我這次的六級沒有過,今后找工作肯定非常難,感覺大學白上了;

  完了完了,在這樣我考不上研究生了,是不是太丟人了,咋辦啊……

  心理學家埃利斯將我們常??浯笊钍录淼南麡O影響的傾向稱之為“恐怖化”。

  因為這樣的線性思維,一旦有什么事情沒有按照既定的線性往上發(fā)展的時候,我們就會自己給自己制造障礙,自己給自己加戲,而且還是苦情戲。

  但實際上,現在讓我們焦頭爛額的事情,在人生的漫長河流中,連再小的浪花都不是,但因為受制于這樣的線性思維,往往會刻意夸大現在的痛苦,看不到將來還有什么好留念的地方。

  2.不學習,是因為相對剝奪的存在

  美國著名女詩人艾米莉·狄金森曾經寫過這膾炙人口的詩句:

  假如我沒有見過太陽,

  我也許會忍受黑暗。

  你可以理解為,人之所以會痛苦,是因為覺得自己應該也要擁有其他人同樣擁有的東西,如果得不到,就會非常痛苦。

  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,既然是社會性動物,就無時不刻都在和別人進行比較,但因為你和周圍的同學,高考成績都差不多,因而無論怎么比較,差距都不會過于明顯。

  可隨著互聯網的興起,別人取得了什么樣的成績,都能通過各種載體傳播到你眼前,加上互聯網存在著極其嚴重的“幸運者偏差”,于是你看到的,全部都是比你厲害很多,比你牛逼很多的人。

  看到有人12歲上北大,于是覺得自己無論成績多吊,也是渣渣;

  看到有人常年8塊腹肌傍身,一年四季都在吃健身餐,于是你覺得自己好丟臉哦;

  看到別人年紀輕輕就拿到3000萬的風投,不久就要上市敲鐘,你看了看自己的工資單,臉都紅了。

  比較可能會激發(fā)你向上的動力,但也會激發(fā)你相對剝奪的感覺:你會認為,憑什么別人有的東西,我就沒有!

  長年累月地和遠在天邊的人進行對比,你可能會認為別人所取得的成績,可以給你增添許多精神動力。

  但實際上,如果你一次次地沒有變成他們那么厲害、那么牛逼,那給你造成的挫敗感,一定十分強烈且很難揮去。

  一旦嘗試到挫敗感的滋味,你是完全不可能再靜下心來學習的。

  所以,因為有一個月考上研究生的例子,你就覺得自己坐在這里努力又努力,卻連個英語閱讀都不能全對,你就會挫敗失落,覺得學學學學個什么勁。

  3.不學習,是因為有很多人取悅你

  現在的手機軟件,不刷不知道,一刷嚇一跳,現在各種軟件和游戲APP對于人性的把握,簡直是要上天入地啊。

  復習完回到寢室是不是非常沒意思?沒有關系,它們會給你推送各種搞笑輕松的視頻。

  或許這樣你還不滿意,沒有關系,它們可以根據你的瀏覽記錄,或者在其他平臺上的搜索信息,給你推送“猜你喜歡”,“大家都在看”的內容。

  對于一個在學校沒有任何存在感,老師對其又不加以重視的學生,或者對于一個在職場上到處碰壁,沒有人把他當回事的人來說,刷各種頭條類網站和玩游戲,是kill time和獲取存在感的最佳途徑。

  當然,也只有在虛擬的網絡之上,軟件和游戲的開發(fā)商們,才會珍視你的需求,知道你想要什么,并千方百計地想要討好你,留住你的時間和注意力。

  這樣的回報率很高,讓你立馬就能很開心,可是考研呢,學到掉發(fā)都不一定會給你帶來回報,于是就更不想去學習了。

  二、該怎么辦?

  1.用“追求卓越”來替代“追求優(yōu)秀”

  這是解決線性思維的一個好方法。

  線性思維不允許我們在追求目標的路上偏離既定的路線,一旦偏離既定的路線,我們會感到深深的無奈和絕望感,從而不會想著再繼續(xù)去努力,繼續(xù)去改變已然發(fā)生的事實。

  現在有三條路從A到B,1號路線直線從A到B,不需要任何曲折;2號路線開始的時候稍微繞了個彎,之后也是坦途;而3號路線一路曲折,各種繞彎,最后也還是到了。

  在“追求優(yōu)秀”的人看來,從A點出發(fā)達到B點,只有1或者2這兩條路可以走,因為他們不允許自己犯錯,對偏離既定路徑的事實,無法接受。

  而在“追求卓越”的人看來,從A點出發(fā)達到B點,有1或者2任意一條路徑走當時是最好的,但如果中間出現曲曲折折,兜兜轉轉的路徑(如3),他們也可以接受。

  你可以發(fā)現對于同一個事件的解釋和反應,這兩種不同信念的人,給出的反應是不同的。

  同樣都是六級考不過,“追求優(yōu)秀”的人傾向于一考定終身,會自己給自己強加“恐怖化”的情緒;而“追求卓越”的人,則暗自檢討不過的原因,爭取下一次避開之前犯下的錯誤。

  也不是說第一種就不好,也有適用第一種的人,他們屬于不會被打垮,對自己非常有信心的人。

  對于在考研路上有些脆弱和敏感的人er來說,我們應該多去關注過程,為什么今天過得不順利學的不夠好,不要去給自己制造壓力,你一直努力,怎么就考不上,不去想結果,堅持下去對于我們就是一種勝利。

  2.盯緊別人的成功,不如記錄自己的想法

  記得巴菲特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:時刻盯緊別人是否賺到錢是最愚蠢的做法。

  當你時刻盯緊別人的學習成績或者取得了多大的事業(yè)成功時,那留給自己的時間和精力,一定會大幅度地減少。

  想想你和別人在賽道上進行賽跑,當你時不時關注別人是否有在用力,穿的是什么裝備,用的什么牌子的洗發(fā)水,那別人有什么風吹草動,都可以在你的內心里,引發(fā)巨大的風暴。

  所以,時刻和別人進行比較,并不是讓自己靜下心來學習的好方法,一個更好的方法是,找一個本子,把自己每一天完成的事情,給記錄下來。

  《小狗錢錢》里面的主人公,正是因為每一天對自己的收支情況做記錄,才慢慢地養(yǎng)成了關心自己并不斷積累財富的習慣。

  即使是一些負面消極的信息,你絕對也可以將它給寫下來,因為只有當你把焦慮和痛苦的情緒給記下來,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時,你就可以輕松地找到應對的方法。

  查理·芒格曾說:如果我知道自己會在哪里死去,我就永遠都不去那兒。失敗的經歷,其實也有它的價值。

  記錄自己的想法和取得的進步,可以讓你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。

  在考研這一路,去更多地在乎自己,在乎自己今天的進步,在乎自己今天的困惑,把你的這些情緒或想法,自我消化掉,你會變得更強大。

  所以,隨便拿個本,把你的想法記下來吧。

  坐在那里,各種吐槽,各種畫小人詛咒,各種抱怨。做大量的無用功。但是都用紙筆記下來,要是光用腦子想,很快就控制不住想玩了。

  就是寫寫寫,全是和學習有關的事情,然后在某一個點,突然靈光畢現,豁然開朗。

  3.再多思考一層

  每當你躺在床上準備刷微博或者抖音的時候,都去反問一下自己:

  我現在很累嗎?我干嘛要沉浸在人工算法給我無盡的推薦之中?這對我有什么好處嗎?

  多思考一層的結果,是為了不做一名被動的信息接收者。面對過量的信息,自己為難自己,強迫自己走出別人乃至人工算法設下的圈套和牢籠。

  下次你也可以嘗試用這個方法,當遇到別人跟你說:哎呀,我最近看了一本書,名字叫XXX,真的好棒??!

  當自己遭遇到這樣的一種情況,你自己可以給自己發(fā)問:

  他所說的好,好在哪里?如果是我看了的話,會得出和他一樣的觀點嗎?他會不會隨波逐流,人云亦云呢?

  被動地接受信息,通常很容易,因為無需動用自己的腦力去多思考一層。但時間久了,會產生路徑依賴,到時候想動用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,可能這種能力,已經喪失殆盡了。

  在想去玩的時候,問問自己,我就真的痛苦到必須玩手機了嗎?我要再學半個小時再玩是不是也可以?我一定可以學得很好呀!多鼓勵自己去做積極的事。

  所以總結一下,學不下去的時候怎么辦?早起,好好吃飯。

  收拾屋子,重新擺放物品位置,拿書到圖書館去。

  圖書館學不下去的,換個位置。

  換到咖啡店去。

  換到教室去。

  出去跑圈。

  找個秒表,整個本,一分一秒的趴桌子上死磕。

  但是有個前提:你心里是真的想學習的。

  ♦相信自己,你會學進去的!

關于"最后階段,真題的正確打開方式_備考經驗_考研幫"15名研友在考研幫APP發(fā)表了觀點

掃我下載考研幫

考研幫地方站更多

你可能會關心:

來考研幫提升效率

× 關閉